资讯

162014年10月

《罗博报告》杂志报道李积回先生与世界发烧音响博物馆

阳江十八子集团总经理李积回有“中国刀王”之美称,是国 内刀具制造业的领军人物。此外,他还有一个独特的头衔——被音响爱好者们公认的“世界第一音响发烧友”,“每个人都隐藏着一种发烧的瘾在内心中,只是如何提升出来而已。”讲起自己为何突然喜爱上高级音响,李积回这样解释道。虽说家族;刀具事业蒸蒸日上,可是在各种压力下李积回每天都要忍受失眠的煎熬。2001年的某一天,李积回的朋友提议带他外出散散心,舒缓压力。

更多

162014年10月

网站报道烧刀李之《欣赏刀与音响的文化》

李积回认为,学国学,就要听国乐。“要是不懂琴棋书画,那怎样学国学啊?文人把音乐放在首位,琴棋书画,便是要靠琴、棋来熬炼头脑,才气去书与画的。”每个民族的音乐是不一样的,能生存下来的才是经典,经不起检验的是盛行。今世中国青年,70后,80后,90后,因为开放,采取了许多外来的东西,传统的东西要传承的话不能只是说,要实着实在。

更多

162014年10月

网站报道烧刀李之《李积回 寻找声音的真理》

走进李积回的“音响天堂”,宛如走进了一个电器城。当脚步刚刚迈上二楼,叹为观止的视觉冲击力立即扑面而来:从爱迪生发明的第一代留声机、飞利浦第一台CD机、电台收集来的母带机、古董机到老电影里才会出现的大喇叭,各个年代的数十对音箱,如海螺、如树根、如音符……应有尽有,果真一个小型的博物馆。推开一侧的房门,书房一般面积的小房间出现在眼前,音响居中,软件分列左右,取用自如。走过书房尽头,另一个小房间则是高高的书架,CD和黑胶唱片排得不留空隙。书架间细细的走廊,只容许一个人通过。我们小心翼翼地走,小心翼翼地看,仿佛生怕吵醒了这些年代久远的声音。

更多

162014年10月

阳江十八子总经理李积回:一个顶级音乐发烧友

我们现在会鼓励很多年轻人做专卖店和加盟店,通过代理商来管理。有钱没有用,还是要依靠品牌来拓展市场。”他说,“所以我给专卖店和加盟店一个条件,就是必须要开满两年,不然不要做。因为刀具的旺季可能集中在年底或者过节。”

更多

162014年10月

网站报道烧刀李之《中国超级发烧友第一人:阳江十八子老总 李积回》

打小时候起,我们外行人能听见的音乐也就是唱机上旋转着的唱片--黑胶大碟,随着电子音乐和数码技术的高速度发展,唱片渐变为奢侈品,你如果不发烧,绝少机会听唱机旋转出来的音乐,更不会去收藏黑胶唱片。黑胶碟容易损坏,特难保存,世界上很多存有黑胶碟的图书馆对这个问题也感到头疼,近年来寻找机会批量处理。于是,装满黑胶碟的集装箱便从日本、欧美的一些图书馆应运来到了阳江,成为李积回的最爱。

更多

162014年10月

网站报道烧刀李之《李积回:当音响遇上菜刀

与商人聊天,一般谈什么,生意经?不,现在,可以和他们聊聊生意之外的事情了,比如音乐。和李积回接触的整个下午,没有刀,没有十八子,没有高深莫测的生意经,只有音响,只有CD或黑胶,只有身临其境般的音乐,或小桥流水,或天崩地裂。

更多

162014年10月

隐匿的世界发烧音响博物馆

“第一次听到音响里飘出来的浑厚女中音蔡琴的歌声,我对音响这东西开始了一种全新的体验之旅。”李积回回忆1980 年代末、1990 年代初自己第一次接触音响的情景,那时他在广州参加广交会,闲暇时偶然的机会跟朋友逛了逛海印电器城。也是这次,买回了自己的第一套专业的音响设备,时价 62800 人民币。

更多

162014年10月

网站报道烧刀李之《李积回--世界顶级音响发烧友》

说实在的,像李积回这样大手笔大气派的私人音响设施,在中国为数不多,更为难得的是,他有一种“独乐乐,不若众乐乐”的胸怀,既自娱,也娱人。他还给那三层音响场所起了个名字,叫做“阳江十八子集团视听会所”,并计划逐步向社会开放,从而使“十八子”不仅仅是中国的菜刀大王,也是音响音乐的一个重要基地,让广州、中山、东莞、顺德、深圳乃至香港的音响界名流、唱片公司的录音掌门人,也纷纷慕名而来,交流切磋,斗机试碟,频频开局。

更多

162014年10月

网站报道烧刀李之《世界发烧一哥李积回立志做世界刀王》

据悉,李积回还是世界上真正的第一发烧一哥。他从小爱好音响,也算得上是个音乐发烧友,曾到过无数位拥有百万元音响发烧友家中作客,一对音箱几十万是平常事,一个黑胶唱机的针头过十万不算稀奇,一根发烧音响线几万元亦属正常,更别提源源不断的贵价正版CD以及DVD了。

更多